目前,
GPS模块测量已进入了毫米级定位的新阶段,因此,在外业观测阶段一定要严格遵守作业纲要和操作规程,以利于提高观测质量,避免或减少粗差。
GPS模块测量是测定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,而人们需要的是地面标志点的坐标,这就涉及如何设置天线并测定其偏心元素。此外,大气状态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,观测中还要完整地作好气象观测记录,以便在数据处理中顾及这种影响。
1、观测作业
(1)接收机安置接收机必须安置在离天线l0m以外,天线电缆长度所允许的距离范围以内。
(2)预热接收机本机振荡需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预热才能达到*工作状态。预热时间可按厂方提供的操作说明书中的规定确定。
(3)开机开关置于开机状态,采用静态定位工作模式,输入测区、测站和仪器有关的信息和数据,包括仪器号、点号、近似坐标,作业日期等,作业过程中输入仪器高,气象观测值等。
输人调查和控制接收和记录工作的指令,如开始记录数据,星历、增加观测卫星。停止某一颗卫星的跟踪,停止观测记录等等。
(4)搜索测站上空完成基本信息数据输入后,可以命令接收机开始搜卫星。一种方法是盲目搜索,主要用于检验接收机性能,观测作业一般不用此法,因为锁定一颗卫星的时间太长(大约30min)。另一种方法是定向搜索。这是在已知搜索目标(卫星号)或卫星星历的情况下搜索,该种方法搜索效率甚高,一般能在二、三分钟内可将预定信号捕获并锁定。
(5)数据记录观测卫星人武部锁定后,可按键发布命令或由程控命令自动开始记录观测数据。记录过程中,机组值班人不得离开观测现场。随时注意接收是否正常,作业员应将外业观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显示信息按时序一一记入记簿。如果某一卫星或几颗卫星交替失锁时间累积超过该时段的1/3时,应考虑重严。对于精度要求高于二等或边长大于101Km
GPS模块测量,每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至少各记录一次气象元素,气温、湿度读数到0.1℃,气压读至0.5mb。
2、天线设置
机组到达测站后,在安置仪器的同时进行天线的设置,测量中由于一般使用静态定位,故此处只介绍静态定位中的天线设置。
(1)设置方法若在墩标上设置天线,应将天线装置固定在一个特制的基座上。基座上的三个脚尖应分别落在标志盘上互成120°的三个槽内,然后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,若在脚架上设置天线,则与传统测量中对中、整平方法一样进行。
(2)量仪器高,天线装置在相位中心标志线至测量标志中心顶面的高差定义为GPS模块测量的仪器高。仪器高h分解为两部分:
h=h。+h’(3—45)
式中:h。为相位中心至天线装置底面的高差(仪器厂方检定并提供),对于双频爆收机,h。有三种:h。’、h。、hc,分别为相应于L1、12和双频消电离层影响组合观测值的相位中心;h’,为底面至标石顶部的高差的量测值。
(3)测定归心斗索一般不作偏心观测,若迫不得已进行偏心观测,则需测定归心元素,进行归心计算。
3.停机和迁站
(1)停机按照调度命令的要求完成测站的观测任务之后,应调用相应的操作命令,停止卫星的跟踪,卸下观测数据,并将作业状态键置于等待状态,然后按调度命令规定迁站或待命。
(2)迁站完成关机程序后,应全面检查调度命令规定的每一项测绘工作是否已经全面完成;各项记录资料是否完整、齐全;各种仪器设备是否已经妥善装箱或装车;接收机电源处于关闭还是带电等待状态。
相继作业点间的迁站,接收机原则上采取带电等待状态,不要关闭电源,以维持晶振的供电和稳定。